2014年10月30日晚7::30,由古天乐太阳娱乐集团tyc493研究生会组织的“品味经典 梦回红楼”——《红楼梦》读书会系列第一次活动在古天乐太阳娱乐集团tyc493学术报告厅(01014)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由英语系2014级研究生李力西主持,英语系2014级研究生李翠芳、马思琦、曾小语担任主讲人。另外,我们还邀请了古天乐太阳娱乐集团tyc493副院长王鹏飞博士、国际汉语系主任王俊棋博士以及商拓、唐均、研究生辅导员刘名扬老师作为嘉宾,指点同学们的分析研究。2014级部分研究生也参与了此次研读。
作为本学年的第一次活动,此次读书会以“《红楼梦》霍克思英译本第三回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形象气质翻译分析”为主题。首先,李翠芳同学对霍译本第三回中王熙凤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她通过几处具体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霍克斯译本中采用的归化、模糊化甚至省译的策略。她还将这些译文与杨宪益的译本做了详细的对比。针对李翠芳的分析,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唐均博士则针对她提出的“省译”现象提醒大家,很多时候我们所发现的“省译”很有可能是手中的原文与译者采用的原文版本不同造成的。尤其对于《红楼梦》这样原文版本众多的作品,这个问题尤为重要。王鹏飞副院长也指出底本一定是我们翻译对比的重要依据。
随后,马思琦同学与我们分享了她对于贾宝玉形象翻译分析的成果。在对贾宝玉描写的译文中,马思琦通过自己的查阅发现了霍译本中多处增译或不能准确传达《红楼梦》原文所包含的文化意象的现象。同时她还认为霍克思对描写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的翻译采用了五步抑扬格,诗感很强。但从内容上来分析,霍译本完全表现的是对贾宝玉的贬损,未能表现出《红楼梦》原文中对贾宝玉事似贬实褒的态度。针对马思琦的分析,商拓老师和王俊棋博士都认为,在古典文学的翻译中信息的丢失是不可避免的。王俊棋博士还提醒我们在进行翻译批评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反思批评的本身能为翻译理论带来的价值。
接着,曾小语同学为我们带来了林黛玉人物翻译的分析。对文本准确的翻译首先是建立在对原文深入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曾小语首先从四个方面向详细地为我们呈现了《红楼梦》原文中林黛玉的形象。接着她重点分析了霍克斯译本中描写林黛玉神态的诗,具体分析了霍克斯在翻译中对于一些词汇的增加或意义的简化。她认为这些策略主要是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译本。
最后,王鹏飞副院长对此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作为此次读书会的倡导者之一,王鹏飞副院长首先对三位主讲同学的精彩表现进行了表扬,并对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同时他认为这样的活动能使同学们静下心来研读文本,有利于培养提高我们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更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2014级英语系研究生:李晶(供稿)
201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