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斌英,文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古天乐太阳娱乐集团tyc493国际汉语系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自2007年以来,先后为留学生讲授汉语阅读、汉语听说、商务汉语、汉语写作、基础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并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各年级的学生讲授普通话、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作品选读、中西哲学经典选读、西方文学经典选读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2017年3月,侯斌英老师参与录制的《西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英美文学》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两门慕课正式登录教育部爱课程(iCourse)网站。侯老师和这两门慕课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由于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学,又在校讲授“西方文学经典”这门课程,侯老师在《西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立项之初,就报名参加了录制。同时,侯老师作为国汉系的一份子,自然而然地参与了本系推出的《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拍摄。
这两门慕课,从申报立项到通识课程的开设,再到拍摄并制作完成,前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侯老师提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慕课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课堂使用的是一种线性的教学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要内容,课堂上学生人数较多,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总体来说课程内容不够流畅,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但是慕课是以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的表现会更加直观和灵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观看时间和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可以自由决定学习这门课程的时间,对哪部分内容有疑问,也可反复观看。同时,在慕课课程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可以插入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这就使课程更加流畅,更利于大家理解。
在慕课的准备过程中,侯老师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慕课的拍摄全程对着冰冷的镜头,课堂的气氛就难免走向严肃和沉闷,这让侯老师十分困扰。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侯老师在录制视频时尽量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在课程中加入一些活泼的元素,这就使得慕课不那么枯燥,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加,对新知识的接受度大大提升。
在《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这门课程中,侯老师讲授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交流,重点关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门课关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各自的状态,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了解中华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好地为将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做一个定位。而对于《西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侯老师主要负责讲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主题,介绍西方从十七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劳作方式和城市的发展在文学作品当中的反映。把经典作品放在整个西方现代化历程当中,一方面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解读,提升读者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针对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来反思中国在工业化历程中同样出现的问题,从中得到收获和借鉴,从而找到中国在此后建设中的新思路。
讲授文化和文学课,却要实现一个中国梦。采访过程中,侯老师面带微笑,眼睛里闪烁着一位学者独有的睿智和一名教育者深切的希望。
文字记者:焦敏
摄影记者:姜硕
编辑:卢晓斐